题目

1)测区概况××省位于中国内地南部,陆地南北相距约800km,东西相距约900km。全省辖9个地级市,18个县级市,45个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四季常青,是中国降水丰沛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700~2200mm,多雷阵雨,7~9月以台风雨为主。年均温高达23℃以上.年内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冬季常骤然降温,并偶有奇寒。全省公路交通发达,公路通车总里程、公路密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桥梁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2)建设任务CORS建设的任务有以下几点:(1)使全部省域内的用户能更方便地利用该系统来达到厘米级水平的定位和导航;(2)促进用户利用CORS来发展GIS:(3)监测区域地壳变形;(4)求定大气中水汽分布;(5)CORS的数据可以从数据中心下载,CORS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接收的伪距和相位信息、站坐标、站移动速率矢量、GPS星历、站四周的气象数据等,所有数据有选择开放。3)问题(1)相比于常规RTK,CORS有哪些明显特点?(2)简述该CORS系统向用户提供的服务。(3)针对该省气候特点,该CORS基准站建设尤其要注意哪些事项?

(1)相比于常规RTK,CORS有哪些明显特点?

相比于常规RTK,CORS有以下明显特点。

① 基准统一。全区域数据处理以CORS基准站坐标为基准起算值,最终成果郡实现了基准统一。

②服务范围大、精度均匀。由于网络RTK测量采用多个基准站联合解算的数学模型,区域内测量精度均匀,相比于单基准站RTK测量,每个基准站有效服务范围更大。

③可靠性高。当CORS组网内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准站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采用其他基准站进行解算,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拥有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增强差分作业的可靠性。

④快速定位服务。在系统服务范围内可以实时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坐标成果,实现了GNSS快速定位测量。

⑤网络化。将GNSS差分解算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基准站之间实现了互联和统一控制,各基准站不是独立体,而是通过系统的数据中心形成一个高度网络化群体。基准站作为网络的节点,通过网络链路实现GNSS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存储。

⑥多元化服务。CORS实现了多元化服务模式,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管理、基础测绘、工程建设、形变监测、交通监控、快速天气预报服务、公共安全等各行各业与时间、空间定位有关的工作中。

(2)简述该CORS系统向用户提供的服务。

产品服务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位置服务在时效上分为实时、快速、事后位置服务,精度方面分为厘米级、分米级和米级位置服务;

②卫星轨道服务提供精度为2m的24h区域预报精密星历和精度为0.5m的区域事后精密星历;

③时间服务提供区域和事后精密星历相应的精密卫星钟差,预报精密卫星钟差精度优于10ns,事后精密卫星钟差精度为1ns;

④气象服务提供快速大气垂直湿分量等参数;

⑤源数据服务提供基准站原始观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站信息等。

(3)针对该省气候特点,该CORS基准站建设尤其要注意哪些事项?

该省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雨量充沛、多雷阵雨,7~9月以台风雨为主,冬季偶有奇寒。因此,在建站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站址的稳定性和防风、防雷等。

①站址稳定:避开易于发生滑坡、沉陷、隆起等局部变形的地点,避开易于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

②电涌保护:电源线路应做接地保护并加装电涌防护设备。雷电是导致电涌最明显的原因,CORS基准站、UPS后备电源等应加装电涌防护设备,隔离UPS和电力线,进行有效的电涌保护。

矗圈百三虿器制网}

(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GNSS技术测量等级和观测技术规定。

①确定测量精度等级。

a. 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技术要求。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士10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应超过20km。

b.GPS测量精度。B、C、D、E级GPS网测量精度见表1-16。


c. GNSS技术测量等级选择。根据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技术要求和GPS测量精度要求,确定该市控制网采用C级GNSS测量。

②观测要求。

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如下:a.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b.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c.有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d.观测时段数≥2;e.时段长度≥4h;f.采样间隔为10-30s。

(2)××测绘院用7台GPS接收机采用边连接方式完成全部35个GPS点的观测,试计算该网特征数。

GPS控制点数n=35,接收机数k=7。

①重复点计算。

边连接是指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重复点数计算式为:


多做几道

1)工程概况××市拟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局是以××市国资源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相关数据规范,加工面向公众发布的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集,为“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遵照国土信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在线信息服务发布软件。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2)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5)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6)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2)任务目标和内容。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功能与性能要求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省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2)任务目标和内容。利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加工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为“天地图·××”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最新××省省级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如交通、区划、地名、街区、房屋、水系等)、优于2.5m(0.2~2.5m)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生产××省省域范围内的省级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15~17级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poi)、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2.数据处理要求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应符合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要求,矢量电子地图与影像电子地图应符合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循GB/T 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与GB/T 20268-2006《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降低空间精度,降低影像分辨率,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并应经过地图审核。其中,数据内容与表示需符合《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要求。空间位置精度需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要求,即位置精度不高于50m,等高距不小于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100m。影像数据应符合《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9号)要求,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3.现有数据资源情况(1)1:1万地形图数据库:共6317幅。(2)DEM:5m分辨率。(3)影像:全省1m分辨率DOM;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范围0.5m WorldView和0.6m QuickBird卫星影像;局部区域0.5m航空影像。(4)地名地址数据:全省建制村及以上行政名称、自然村名称、自然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poi点。(5)交通专题数据:××省公路局2008年GPS数据,含道路网、收费站、服务区和出入口等信息。(6)旅游专题数据:包括星级旅游点、主题旅游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某区域内含两个城市,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如下:(1)覆盖全区域的1:1万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6年。(2)覆盖a市建成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10年。(3)覆盖b市建成区的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8年。(4)覆盖a、b两市郊区的1:5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9年。(5)覆盖全区域的道路骨干网数据、poi数据,现势性为2011年。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包括数据源利用方案、电子地图分级方案、地理实体数据内容方案等。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运行支持系统。2.任务目标与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需求,设计“天地图·××”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初步方案,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问题]1.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来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2010年生产制作完成的,按照更新周期,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该地区的外业采集更新,现需要根据外业更新成果,制作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2.任务目标和内容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标准,利用外业更新成果,对现在的导航数据产品更新,制作完成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3.任务量与完成周期(1)1200km2、4100km道路更新成果,主要包括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等信息。(2)10万个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等检索信息。(3)其他信息更新成果,包括显示文字信息、语音提示信息以及图形信息等。(4)完成周期30天。4.制作标准(1)道路作业标准(2)POI作业标准(3)门牌地址作业标准(4)地名数据作业标准(5)市街图现场作业标准。5.成果数据质量要求(1)作业准确率99%。(2)逻辑检查通过率100%。[问题]1.对外业采集的道路网络数据需要进行哪些内业处理?2.语音信息制作处理的方式是什么?3.内业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4.根据案例,分析指出该地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内业制作处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内容。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