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工程概况位于华北平原的××新城为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需要对规划范围内老城区1:2000地形图进行修测,并测绘新城区和开发区的1:2000地形图,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测区范围西至龙凤河道左堤;北至龙风新河右堤;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南至京山铁路,总面积约为70km2,测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4~7m。项目工期为1年,在××××年××月××日之前完成测区1:2000地形图测绘,××××年××月完成数据更新工作。2)测区已有资料(1)测区周围有二等三角点4个,分别为“罗锅判”、“南马房”、“渔霸口”、“农资仓库”;坐标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2)测区内有一等水准点1个,为“兴武34 -1甲上”;二等水准点15个;高程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3)经实地踏勘,以上这些点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本项目首级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3)作业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T 132010)。(3)《国家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 1-2007)。(4)《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 1-2007)。(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4)测图比例尺与图形分幅及编号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图幅采用50cm×50cm正规分幅;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y的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线相连;图号由东往西、由南往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采用3位数字编号,即001,002,003,……5)剥图方法拟采用GPS-RTK方法测图。6)问题(1)简述修测地形图的有关规定。(2)本工程采用GPS-RTK方法测图,简述流动站的作业规定。(3)数字地形图的编辑检查内容有哪些?

(1)简述修测地形图的有关规定。

①新测地物与原有地物的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 6mm。

②地形图的修测方法,可采用全站仪测图法和支距法等。

③当原有地形图图式与现行图式不符时,应以现行图式为准。

④地物修测的连接部分,应从未变化点开始施测;地貌修测的衔接部分应施测一定数量的重合点。

⑤除对已变化的地形、地物修测外,还应对原有地形图上已有地物、地貌的明显错误或粗差进行修正。

⑥修测完成后,应按图幅将修测情况作记录,并绘制略图。

(2)本工程采用GPS-RTK方法测图,简述流动站的作业规定。

①流动站作业的有效卫星数不宜少于5个,PDOP值应小于6,并应采用固定解成果。

②正确的设置和选择测量模式、基准参数、转换参数和数据链的通信频率等,其设置应与参考站相一致。

③流动站的初始化,应在比较开阔的地点进行。

④作业前,宜检测2个以上不低于图根精度的已知点;检测结果与已知成果的平面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 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5。

⑤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按有关规定执行。例如,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等。

⑥作业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

⑦结束前,应进行已知点检查。

⑧每日观测结束,应及时转存测量数据至计算机并做好数据备份。

(3)数字地形图的编辑检查内容有哪些?

①图形的连接关系是否正确,是否与草图一致、有无错漏等;

②各种注记的位置是否适当,是否避开地物、符号等;

③各种线段的连接、相交或重叠是否恰当、准确;

④等高线的绘制是否与地性线协调、注记是否适宜、断开部分是否合理;

⑤对图上间距小于0. 2mm的不同属性线段,处理是否恰当;

⑥地形、地物的相关属性信息赋值是否正确。


多做几道

1)工程概况××市拟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局是以××市国资源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相关数据规范,加工面向公众发布的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集,为“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遵照国土信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在线信息服务发布软件。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2)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5)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6)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2)任务目标和内容。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功能与性能要求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省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2)任务目标和内容。利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加工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为“天地图·××”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最新××省省级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如交通、区划、地名、街区、房屋、水系等)、优于2.5m(0.2~2.5m)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生产××省省域范围内的省级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15~17级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poi)、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2.数据处理要求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应符合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要求,矢量电子地图与影像电子地图应符合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循GB/T 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与GB/T 20268-2006《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降低空间精度,降低影像分辨率,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并应经过地图审核。其中,数据内容与表示需符合《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要求。空间位置精度需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要求,即位置精度不高于50m,等高距不小于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100m。影像数据应符合《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9号)要求,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3.现有数据资源情况(1)1:1万地形图数据库:共6317幅。(2)DEM:5m分辨率。(3)影像:全省1m分辨率DOM;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范围0.5m WorldView和0.6m QuickBird卫星影像;局部区域0.5m航空影像。(4)地名地址数据:全省建制村及以上行政名称、自然村名称、自然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poi点。(5)交通专题数据:××省公路局2008年GPS数据,含道路网、收费站、服务区和出入口等信息。(6)旅游专题数据:包括星级旅游点、主题旅游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某区域内含两个城市,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如下:(1)覆盖全区域的1:1万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6年。(2)覆盖a市建成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10年。(3)覆盖b市建成区的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8年。(4)覆盖a、b两市郊区的1:5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9年。(5)覆盖全区域的道路骨干网数据、poi数据,现势性为2011年。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包括数据源利用方案、电子地图分级方案、地理实体数据内容方案等。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运行支持系统。2.任务目标与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需求,设计“天地图·××”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初步方案,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问题]1.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来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2010年生产制作完成的,按照更新周期,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该地区的外业采集更新,现需要根据外业更新成果,制作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2.任务目标和内容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标准,利用外业更新成果,对现在的导航数据产品更新,制作完成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3.任务量与完成周期(1)1200km2、4100km道路更新成果,主要包括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等信息。(2)10万个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等检索信息。(3)其他信息更新成果,包括显示文字信息、语音提示信息以及图形信息等。(4)完成周期30天。4.制作标准(1)道路作业标准(2)POI作业标准(3)门牌地址作业标准(4)地名数据作业标准(5)市街图现场作业标准。5.成果数据质量要求(1)作业准确率99%。(2)逻辑检查通过率100%。[问题]1.对外业采集的道路网络数据需要进行哪些内业处理?2.语音信息制作处理的方式是什么?3.内业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4.根据案例,分析指出该地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内业制作处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内容。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