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最大危险是引起爆炸。因此,在爆炸危险环境必须采取严密的防静电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防静电措施的有(  )。

  • A

    安装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

  • B

    将作业现场所有不带电的金属连成整体并接地

  • C

    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 D

    增加作业环境的相对湿度

  • E

    安装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器

C,D,E

二、静电防护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的措施。

(1)取代易燃介质。例如,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苛性钠或苛性钾代替汽油、煤油作洗涤剂,能够具有良好的防爆效果。

(2)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的浓度。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采用机械通风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危险物质。

(3)减少氧化剂含量。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他不活泼的气体,减少爆炸性气体、蒸气或爆炸性粉尘中氧的含量,以消除燃烧条件。混合物中氧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14选单)

2.工艺控制

工艺控制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方法。主要是从工艺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1)材料的选用

在存在摩擦而且容易产生静电的工艺环节,生产设备宜使用与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或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以减轻静电的危害。

(2)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汽车罐车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鹤管应深入到槽耀的底部200mm。油罐装油时,注油管出口应尽可能接近油罐底部,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灌装铁路嫌车时,烃类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2)计算。式中V(单位:m/s)为烃类液体流速,D(单位:m)为鹤管内径的数值;灌装汽车罐车时,烃类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3)计算。

                                   VD≤0.8                          (2—2)

                                   VD≤0.5                           (2—3)

(3)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在输送工艺过程中,在管道的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缓和器,可大大降低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积累的静电。例如,液体石油产品从精细过滤器出口到储器应留有30s的缓和时间。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循环或搅拌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3.静电接地

接地是防静电危害的最基本措施,它的目的是使工艺设备与大地之间构成电气上的泄漏通路,将产生在工艺过程的静电泄漏于大地,防止静电的积聚。在静电危险场所,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

凡用来加工、储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粉体的设备都必须接地。工厂或车间的氧气、乙炔等管道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两端和每隔200300m处均应接地。平行管道相距250px以内时,每隔20m应用连接线互相连接起来。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其他金属物件交叉或接近,其间距离小于250px时,也应互相连接起来。

汽车槽车、铁路槽车在装油之前,应与储油设备跨接并接地;装、卸完毕先拆除油管,后拆除跨接线和接地线(14单)

因为静电泄漏电流很小,所有单纯为了消除导体上静电的接地,其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lMΩ即可;但出于检测方便等考虑,规程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4.增湿

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增湿的作用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体表面的泄漏。增湿并非对绝缘体都有效果,关键是要看其能否在表面形成水膜。只有当随湿度的增加,表面容易形成水膜的绝缘体如醋酸纤维、纸张、橡胶等,才能有效消除静电。

5.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具有良好导电性或较强吸湿性的化学药剂。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材料能降低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

6.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是指将气体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为正、负离子对)的机器,也称为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中和器,让与带电物体上静电荷极性相反的

离子去中和带电物体上的静电,以减少物体上的带电量。

7.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帽子及类似物,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


多做几道

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可以用__________表示。

  • A

    可燃液体的温度极限

  • B

    可燃液体的浓度极限

  • C

    可燃蒸汽的浓度极限

  • D

    可燃蒸汽的温度极限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有三种类型,即。

  • A

    简单报警灭火系统

  • B

    全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 C

    半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 D

    手动报警灭火系统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基本方法有。

  • A

    深入地下近战

  • B

    地面喷射灭火

  • C

    封闭窒息火焰

  • D

    采取注水措施

__________主要依靠化学抑制作用进行灭火。

  • A

    卤代烷灭火剂

  • B

    泡沫灭火剂

  • C

    干粉灭火剂

  • D

    二氧化碳灭火剂

适用于带电火灾的灭火剂确__________。

  • A

  • B

    二氧化碳灭火剂

  • C

    泡沫灭火剂

  • D

    干粉灭火剂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