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温格尔(1973)在实验中建立的建设是:在没有他人在场时,人们对盗窃行为会便显出更多的正义感。实验者首先安排由实验人员扮演的盗贼和店员进入酒店,当酒店只有一个假店员和一名真顾客时,“盗贼”问“店员”:“你们店最贵的进口啤酒是什么品牌的?”“店员”会回答说是某某牌子的,然后说:“我去看看有多少。”同时离开房间。“店员”离开后,“盗贼“就拿起一瓶啤酒说:“他们绝不会发现丢了这箱啤酒的”,然后把酒装到汽车上便走了。在全部48个案例中,只有20%的对象(顾客)在“店员”回来时主动报告“失窃”事件。如果顾客没有主动报告,“店员”就询问,刚才在店里的那个人做了什么?以敦促回答。于是未报告顾客中的51%也会报告失窃。研究还发现,“盗贼”人数和“顾客”(受试者)的性别对是否报告没有多大影响,增加盗窃的数量(两箱或三箱啤酒)也不会增加报告率。但店中“顾客”人数却有相当的影响。单个顾客条件下有65%的人报告失窃,多个顾客条件下只有65%的案例有人报告,就人数比例而言,后者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多名顾客同时在场对报告失窃有抑制!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其他顾客在场的情况下,受试者更倾向于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结合上述“啤酒偷窃案”实验,试述现场实验的特点。
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结合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论述实验法的特点。
简述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
结合材料,论述实验法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