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台湾文学,在政治走向开放和大众消费时代来临的环境下,其特点是 ()

A

无产阶级文艺幵始兴起。

B

台湾新文学运动陷入低谷。

C

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最活跃的时期。

D

处于“众声喧哗”的状态。

概述

选D项。A项,受世界性的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日本左翼文学和大陆左翼文学的影响,台湾新文学在30年代也出现了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倾向,无产阶级文艺幵始兴起;B项,在40年代,1936年9月,日本殖民当局开始推动“皇民化”运动,中文文艺刊物全遭摧残,台湾新文学运动陷入低谷;C项,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最活跃的时期;D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台湾文学,在政治走向开放和大众消费时代来临的环境下,处于“众声喧哗”的状态。

多做几道

运用“文革”时期推向极致的斗争哲学去图解五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充分表现“文革”文学的斗争主题的代表性作品是()

A

黎汝清《万山红遍》

B

浩然《金光大道》

C

克非《春潮急》

D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

贯穿《金光大道》首尾,是作者竭力刻画的杰出人物,聚集着“文革”英雄的全部特性的是()

A

高大泉

B

梁三老汉

C

梁三宝

D

郭世富

在50年代中期,出现的散文作品是()

A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B

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C

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中间》

D

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

A

《秋色赋》

B

《东风第一枝》

C

《花城》

D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龙须沟》的作者是()

A

老舍

B

巴金

C

刘白羽

D

巍巍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