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杨某在电梯内对老人段某的吸烟行为加以劝阻,段某不听劝阻,还情绪激动,杨某随即离开。
二十分钟后,段某在小区内倒地身亡。段某的妻子将杨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40万元。一审法院认为杨某并无过错,但基于公平原则判决杨某向段妻补偿 1.5万元。该判决一经媒体报道,受到广泛关注,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杨某不应补偿。
结合材料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法律原则有什么特点,是否可以成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2)司法审判应如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1)法律原则本身不是法律规则,与法律规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上,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②适用范围上,具有宏观的指导性,比法律规则宽;③适用方式上、p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有很大的弹性,不同强度的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④功能上,在法律规则存在缺陷和不足的时候,法律原则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
(2)法律效果要求司法审判严格依法进行,保证判决在法律上具有合法性;社会效果要求司
法审判应考虑社会利益和社会影响,确保判决不与主流价值产生较大冲突。司法过程要以公
正判决树立人们的社会行为准则,引领社会风尚。既要严格依法调处纠纷,又要加以衡量社
会需求、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等因素、实现情、理、法的有效融合,使裁判结果符合社会主
流价值取向。司法机关应推进严格公正司法,贯彻实施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增进交流和理解等举措。

多做几道

试论我国刑法理论中判断犯罪既遂的不同学说
试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7 年11 月25 日,甲(2003 年11 月26 日出生)在公共汽车上将手伸进丙的衣袋偷东西,丙发现后立即抓住甲的手。甲的同伙乙(2000年 12月5日出生)见状拔出甲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丙胸部。丙情急之下拉过乘客陈某的胳膊挡在自己前面,乙刺中陈某胳膊,致其轻伤,甲、乙趁乱逃离现场。后乙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后,乙如实说明全部情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2.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3.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4.本案中的犯罪分子具备哪些法定量刑情节及相应量刑情节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2017 年3 月1 日,甲公司与乙银行书面约定: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以在建写字楼作抵押,抵押担保的债权为 2017年 3月 1日至 12月 31日期间签订的所有借款合門项下的借款本息之和,但担保债权总额不超过 1 亿元。签约后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
2017年4月1日,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银行签订 2000万元借款合同。10月1日甲公司股东会决议:汪某代表公司所签借款合同,单笔限额为 3000万元。12月31日汪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银行签订 4000 万元借款合同,乙银行对甲公司股东会决议并不知情。
上述借款均在 2018年 12月I日到期,本息共计 6,500万元。同日,乙银行将上述债权转让给丙公司并书面通知了甲公司。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乙银行享有何种特殊抵押权?
2.汪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3.丙公司对在建写字楼是否享有抵押权?
4.本案中的抵押权在什么期间行使才能得到人民法院保护?
试论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的限制加重原则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