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结果 共找出43

1.工程概况某轨道交通线某区间盾构工程将通过正在施工的某住宅小区工地。地铁隧道将从工程桩中间穿过,两者最近距离1.7~1.8m。该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差,存在较厚的淤泥层和砂层。住宅小区基坑用搅拌桩、旋喷桩止水,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在采取相关加固措施以保证周边已有构筑物安全的同时,应进行严密的监测,以确保周边构筑物安全。[问题]1.为完成变形监测任务,除了布设变形监测点外,还布设了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则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2.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3.该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内容?

1)工程概述××站一××站区段盾构施工属于××地铁×号线一期工程,由一条盾构区间和两座车站组成。区间盾构隧道左、右线长度分别为2135m和2121m。区间盾构和车站采取平行施工。区间安排两台盾构机,从盾构始发井始发,向南掘进。本次始发两台盾构机将先后间隔100m,左线先行。右线在里程K16十254. 21m处将旁边一栋12层高的建筑物,即南小街8号居民楼。由于此楼使用时间较长,楼体多处有拉裂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盾构穿越期间要对其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安全。2)工程地质条件南小街8号居民楼地面标高约38. 8m,其地层(工程勘探结果)自上而下依次为:(1)粉土填土①层,杂填土①1层;层厚1.8~5. 3m。(2)粉土③层,粉质黏土③1层;层厚3.6~7. 4m。(3)粉质黏土⑥层,粉土⑥2层,中粗砂⑦1层,粉细砂⑦2层;层厚7.0~14. 5m。(4)粉质黏土⑧层,卵石圆砾⑦层,中粗砂⑨1层,黏土⑩1层;层厚10m~11.7m。3)监测项目(1)地表沉降监测在北小街8号楼前一南小街8号楼(从K16+000-K16+450范围内)沿每条盾构隧道中线,每隔5m布设一个地面沉降测点。每隔25m布设一个小断面,每个断面布设5个点;每隔50m布设一个大断面,每个大断面布设10个点。(2)建筑物沉降监测根据设计资料,在南小街8号居民楼和北小街8号居民楼上各布设6个建筑物沉降点。在南小街8号居民楼的附近再增加布设地面沉降点12个。4)监测实施方案(l)监测仪器:电子水准仪DL-101C、铟钢条形码尺,仪器标称精度为±0.4mm/km。(2)监测实施方法。①基点布设:在远离施工区相对稳定区域布设水准基点4个,在靠近施工区域布设工作基点6个。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构成闭合水准环线进行联测,严密平差取得基准点高程成果。②地表沉降测点埋设:在开挖前15天用冲击钻在地表路面钻孔,要求穿透混凝土路面,然后根据路面混凝土层厚度打入长10-40cm、直径16mm钢筋测点(在较坚硬的地面可选用膨胀螺栓),并用水泥砂浆回填密实,在穿过}昆凝土路面层部分使用套管隔离,保证钢筋与下部土体固结而与上部路面分离,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测点可高出地面2~5mm。测点周围用红油漆做标记,并用红油漆编号做出测点标志。③建筑物沉降测点埋设:用冲击钻在建筑物的基础或墙上钻孔,然后放人直径20 ~30mm,长200~300mm的半圆头弯曲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对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周围用红油漆做标记,并用红油漆编号做出观测标志。④测量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观测时各项限差应严格控制在规定额度之内,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3次观测,3次高程之差应小于士0. 5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⑤监测频率: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办公楼建设项目的规划监督测量任务。该办公楼为4层楼,长方形结构,楼顶为平顶。办公楼相邻环境:东侧为办公大厦,南侧为小区市政道路,西侧为住宅楼,北侧为绿地。竣工后的办公楼室外周边地坪为水平。测量区域周边可用的控制点齐全。测量执行《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测绘单位在实施规划监督测量过程中,分别进行了办公楼灰线验线测量、±0层地坪高程测量、办公楼高度测量、竣工地形图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办公楼建筑面积测量,验测了周边建筑物的条件点。其中,办公楼高度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见下图),测量了设站点A仪器到楼顶C点的距离(SD)和天顶距ZA;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实测了室外地坪高程和设站点A的地面高程。一次观测得到如下测量数据:【问题】1.测绘单位实施的测量内容中,哪些属于验收测量?2.竣工地形图测量中,应测量办公楼周边的哪些要素,其中建筑物的条件点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3.根据一次观测数据,计算办公楼的高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