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642

有(  )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材料应有相应性能等级的检测报告。

  • A

    隔声

  • B

    隔热

  • C

    阻燃

  • D

    防腐

  • E

    防潮

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  )。

  • A

    4mm

  • B

    6mm

  • C

    8mm

  • D

    10mm

金属、塑料门窗工程隐蔽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

  • A

    预埋件

  • B

    锚固件

  • C

    防腐

  • D

    防蛀

  • E

    填嵌处理

木门窗应采(  )处理,并符合设计要求。

  • A

    含水率

  • B

    防火

  • C

    防腐

  • D

    防裂

  • E

    防虫

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复试内容有(  )。

  • A

    气密性

  • B

    抗风压性能

  • C

    水密性

  • D

    甲醛含量

  • E

    耐久性

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  )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 A

    60

  • B

    80

  • C

    100

  • D

    120

背景资料

    某市中心办公写字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5000m2,分为A、B两栋。A栋地上13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54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结构施工垂直运输机械为塔式起重机,装饰装修垂直运输机械为人货两用的外用电梯。B栋地上4层,檐高20m,结构施工垂直运输机械为塔式起重机,装饰装修垂直运输机械为物料提升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B栋物料提升机安装调试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验收中发现物料提升机的基础为200mm(C20混凝土)厚条形基础;缆风绳设了1组(不少于4根);架体外侧檐高以下用立网进行防护;各层卸料通道两侧只设了防护栏杆;各层通道口处设置了常闭型的防护门;地面进料口处搭设了防护棚。

    事件二:A栋外用电梯安装调试后,监理单位验收中发现底笼周围2.0m范围内设置了牢固的防护栏杆,进出口处的上部根据电梯高度搭设了足够尺寸和强度的防护棚;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两侧设置了安全防护栏杆,进出口处设置了常开型的防护门;各层设置

了联络信号。

    事件三:项目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组织自评。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最终评分汇总表得分78分。检查项目中有多项存在安全隐患,项目部及时安排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外用电梯、塔吊在遇到大雨、大雾和六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的措施有哪些?

4.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有哪些?安全检查评定分为几个等级?项目部自评结果为哪一等级?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
    某市中心办公写字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5000㎡,分为A、B两栋。 A栋地上13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49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结构垂直运输机械为塔式起重机,装饰装修垂直运输机械为人货两用的外用电梯。 B栋地上4层,檐高20m,结构垂直运输机械为塔式起重机,装饰装修垂直运输机械为物料提升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B栋物料提升机安装调试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验收中发现物料提升机的基础为200mm(C20混凝土)厚条形基础;缆风绳设了1组(不少于4根);架体外侧檐高以下用立网进行防护;各层卸料通道两侧只设了防护栏杆;各层通道口处设置了常闭型的防护门;地面进料口处搭设了防护棚。
    事件二:A栋外用电梯安装调试后,监理单位验收中发现底笼周围2.0m范围内设置了牢固的防护栏杆,进出口处的上部根据电梯高度搭设了足够尺寸和强度的防护棚;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两侧设置了安全防护栏杆,进出口处设置了常开型的防护门;各层设置了联络信号。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物料提升机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外用电梯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3.塔吊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4.外用电梯、塔吊在大雨、大雾和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的措施有哪些?

关于物料提升机安装缆风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高度在20m以下不可以设1组

  • B

    高度在20m以下不少于3根

  • C

    高度在30m以下不少于2组

  • D

    超过30m时采用缆风绳锚固方法

背景资料:

     某市建工集团三公司中标某商贸集团办公楼新址工程。2013年6月25日下午4点左右,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赵某随师傅谢某在二层大厅南侧楼梯间门口安装安全出口指示灯接线盒。赵某的工作任务是配合师傅从事电工作业。谢某上楼用试电笔测试后发现电线有电,就嘱咐赵某等着在此看工具,谢某去断电。刚出门没走多远,听见一声响,回来看到赵某倒在地上,触电死亡。经事后调查发现,该项目未按规定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赵某并非电工;现场总配电箱中未设置初级漏电保护器,开关箱中装设的漏电保护器已失灵。
问题:
1.请简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配电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临时用电工程何时需要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
4.对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配置有何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