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以“某市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发设计为例。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为数字城市其他业务系统模块实现数据准备与提取,既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又能方便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的一致性。1.系统建设目标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输入、格式输出、编辑更新、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制图输出、专题图、历史库管理、3D分析等应用。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为完成系统建设目标,需完成以下任务。(1)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制定数据格式标准与数据转换技术方案:对基础地理数据、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集成,实现各种数据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统一数学基础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理坐标。收集并处理各种数据: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地名数据库(PN)。数据转换与入库:根据数据转换与入库技术方案完成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入库工作。(2)系统应用软件平台的研制。在4d基础数据基础上,实现多尺度(多分辨率)空间数据入库功能;基于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和地图浏览、地图编辑、查询分析、地图输出等地图操作功能。3.提交成果(1)多尺度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空间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一套。[问题]简述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简述C/S网络结构下的GIS开发方法。简述本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根据该项目的实际特点和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设计分析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1.按照一般性原则,GIS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本上从数据库与专业应用功能两方面来考虑。

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存储设计、元数据设计等。

从概念上讲数据库由基础地理数据、专题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共三部分构成,它们的数据源、类型、格式都是多样的,需要一个能够有力管理这些复杂数据的数据库逻辑模型。

目前,在GIS应用中多采用二维表的关系模型,将数据按照数据集、数据区与数据层这三个逻辑单元进行组织与存储。

专业应用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要紧紧围绕用户需求,针对实际管理的业务要求和工作流程,开展应用功能设计,同时包括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

在统一标准体系、数据规则的前提下,将所有业务和问题集成到GIS平台上,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关联,提供符合用户管理实际要求的专业化业务模块和各类业务综合分析功能。

一般应包括基础数据管理、通用数据查询、桌面业务处理、机助专题制图、辅助分析决策、动态数据交换、网络信息发布、运行维护管理共八大功能模块。

2.C/S网络结构下的GIS应用系统一般都要求具有较强的GIS分析和查询功能。在C/S网络结构下GIS的开发主要采用组件技术实现。

组件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主要的gis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组件产品,如Esri公司的ArcObjects、ArcEngine、MapInfo公司的MapX等。VB、VC、Delphi等支持组件标准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的都支持组件式gis开发方式。目前,常用的组件GIS开发以ArcEngine较多。

ArcEngine的开发主要依赖于ArcGIS产品体系中所提供的若干类和接口,这些类和接口分别封装在20多个ArcGIS库文件中。在开发时只需要找到对应接口,并熟悉接口调用,即能实现所需GIS功能。

3.为适应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用户使用系统的特点,并考虑系统中部分数据属于保密信息的情况,系统应分别采用c/s和b/s两种分布式模式,以适应并支持局域网和城域网(或互联网)两种网络环境。

系统管理工作在内部的局域网采用C/S架构完成,具备数据入库、操作与查询功能的客户端层构成客户端,空间数据引擎与数据库构成服务器端;在全用户范围的城域网内采用B/S架构,仅能浏览、查询、检索空间数据库的客户端层构成浏览器端;空间数据引擎、WebGIS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构成服务器端。

4.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如下:

(1)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系列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其中服务器可采用Windows Server2000或UNIX操作系统。

数据库可采用SQL Server或Oracle数据库。

GIS平台可在ArcGIS或国产优秀GIS软件任选一种。

系统开发语言可选VC、Delphi、VB或.NET。

办公软件采用Office 2003或Office 2010。

(2)硬件环境。

数据存储设备可以采用光通道磁盘阵列,通过光纤交换机与数据服务器相连。

数据备份设备可采用磁带机(20G或40G容量磁带)。

服务器采用1台4CPU以上的服务器,兼作数据服务器和GIS服务器。

客户端不用特别要求,选用一般主流微机即可。

其他外设可以配置A0幅面绘图仪、 A0幅面扫描仪、打印机等。


多做几道

1)工程概况××市拟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局是以××市国资源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相关数据规范,加工面向公众发布的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集,为“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遵照国土信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在线信息服务发布软件。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2)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5)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6)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2)任务目标和内容。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功能与性能要求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省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2)任务目标和内容。利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加工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为“天地图·××”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最新××省省级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如交通、区划、地名、街区、房屋、水系等)、优于2.5m(0.2~2.5m)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生产××省省域范围内的省级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15~17级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poi)、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2.数据处理要求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应符合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要求,矢量电子地图与影像电子地图应符合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循GB/T 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与GB/T 20268-2006《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降低空间精度,降低影像分辨率,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并应经过地图审核。其中,数据内容与表示需符合《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要求。空间位置精度需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要求,即位置精度不高于50m,等高距不小于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100m。影像数据应符合《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9号)要求,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3.现有数据资源情况(1)1:1万地形图数据库:共6317幅。(2)DEM:5m分辨率。(3)影像:全省1m分辨率DOM;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范围0.5m WorldView和0.6m QuickBird卫星影像;局部区域0.5m航空影像。(4)地名地址数据:全省建制村及以上行政名称、自然村名称、自然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poi点。(5)交通专题数据:××省公路局2008年GPS数据,含道路网、收费站、服务区和出入口等信息。(6)旅游专题数据:包括星级旅游点、主题旅游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某区域内含两个城市,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如下:(1)覆盖全区域的1:1万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6年。(2)覆盖a市建成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10年。(3)覆盖b市建成区的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8年。(4)覆盖a、b两市郊区的1:5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9年。(5)覆盖全区域的道路骨干网数据、poi数据,现势性为2011年。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包括数据源利用方案、电子地图分级方案、地理实体数据内容方案等。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运行支持系统。2.任务目标与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需求,设计“天地图·××”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初步方案,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问题]1.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来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2010年生产制作完成的,按照更新周期,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该地区的外业采集更新,现需要根据外业更新成果,制作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2.任务目标和内容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标准,利用外业更新成果,对现在的导航数据产品更新,制作完成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3.任务量与完成周期(1)1200km2、4100km道路更新成果,主要包括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等信息。(2)10万个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等检索信息。(3)其他信息更新成果,包括显示文字信息、语音提示信息以及图形信息等。(4)完成周期30天。4.制作标准(1)道路作业标准(2)POI作业标准(3)门牌地址作业标准(4)地名数据作业标准(5)市街图现场作业标准。5.成果数据质量要求(1)作业准确率99%。(2)逻辑检查通过率100%。[问题]1.对外业采集的道路网络数据需要进行哪些内业处理?2.语音信息制作处理的方式是什么?3.内业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4.根据案例,分析指出该地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内业制作处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内容。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