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295

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

  • A

    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 B

    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 C

    削减污染源

  • D

    被取代污染源

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的颗粒物。

  • A

    ≤10μm

  • B

    ≤2.5 μm

  • C

    <2.5 mm

  • D

    ≤1μm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

  • A

    mg/L

  • B

    mg/m3

  • C

    量纲1

  • D

    kg/h

下列排放源中,适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 A

    炼焦炉

  • B

    生化垃圾焚烧炉

  • C

    苯乙烯储罐

  • D

    火电厂灰场

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列出的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 m半径范围的建筑( )以上。

  • A

    15m

  • B

    10m

  • C

    6m

  • D

    5m

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数据,每日应有( )h的采样时间。

  • A

    18

  • B

    20

  • C

    12

  • D

    6

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

  • A

    9个

  • B

    10个

  • C

    12个

  • D

    15个

某化肥厂新建一座锅炉房,锅炉房内设2x4 t/h、3x35 t/h锅炉。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该锅炉房允许建设的烟囱数是( )根。

  • A

    5

  • B

    3

  • C

    2

  • D

    1

人为活动产生的(  )主要是由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燃煤电厂以及冶炼、化肥、农药、垃圾焚烧、溶剂蒸发等排向大气的挥发性碳氧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经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

  • A

    二氧化硫

  • B

    二氧化碳

  • C

    一氧化碳

  • D

    臭氧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 )。

  • A

    以26 km为半径的圆

  • B

    以25 km为半径的圆

  • C

    周长50 km的矩形区域

  • D

    边长52 km的矩形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