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某3岁儿童经常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大人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这种行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行为受到了负强化
B.该行为受到了正强化
C.该儿童天生脾气坏
D.该儿童注意功能有缺陷
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什么是问题与问题解决,并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策略。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之后要求母亲离开房间,一位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游戏一段时间后母亲再返回。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
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地探索环境。与母亲分离后,明显地产生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就寻找母亲,很快地与母亲接触,很容易又高兴起来。
乐乐:在与母亲单独相处时相当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与母亲分离后,表现得非常不安。母亲返回时,对母亲曾经离开表现出强烈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抗。请问:
(1)该实验程序的名称是什么?
(2)什么是依恋?平平和乐乐分别属于什么依恋类型?
(3)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两位母亲在养育方式上各具有什么特点?
(4)依恋安全性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请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研究一:为研究家庭经济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者随机选择了某市家庭经济收入高、低不同的两组儿童各50名,在控制了除经济收入外的其他重要的额外变量后,测量了这两组儿童分别在1岁和2岁时的语言发展水平。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在1岁时不存在语言发展上的差异,但在2岁时差异显著,表现为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儿童比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拥有明显的语言优势。据此结果,该研究推论,良好的家庭经济坏境会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研究二: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呈现伪证是警察审问嫌疑人获取口供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证明其可靠性,研究者设计了一个2(高、低易感性)×2(有、无目击者)的完全随机实验。其中易感性“高、低”是指被试分别以快、慢两种速度输入字母,目击者“有、无”是指主试同伙报告“看见”或“没看见”被试是否敲击了“空格”键。因变量指标是被试顺从、内化和虚构的人数比例。“顺从”是指被迫承认敲击了“空格”键,“内2012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第6页
化”是向别人叙述自己敲击”空格”键,”虚构”是指向主试承认自己敲击了""空格""键。结果发现,被试有69%表现出顺从,28%表现出内化,9%表现出虚构,经检验差异显著。尤其是在高易感性和有目击者条件下,被试最有可能表现出顺从和虚构。这表明,呈现伪证能够使人们更易接受被指控的结果。该研究据此推论,警察审问时通过呈现伪证引出的供词并不可靠。
(1)这两项研究各自存在哪些不足?请说明理由,并分别给出改进的建议。
(2)试根据研究评价标准,分析这两项研究所存在问题的性质,并阐述它
们之间的关系。
视网膜上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的区别有
A. 数量不同
B.形状不同
C.功能不同
D.分布位置不同
在斯腾伯格的爱情理论中,其基本要素包括
A.信任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表情主要包括
A.面部表情
B.躯体表情
C.手势表情
D.言语表情
根据成就目标理论,评价“成功”的标准有
A.任务标准
B.价值标准
C.自我标准
D.他人标准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习俗水平的发展阶段包括
A.好孩子定向
B.处罚与服从定向
C.社会契约定向
D.维持社会秩序定向
下列学习与教学方式中,社会建构主义倡导的有
A.支架式教学
B.认知学徒制
C.同伴辅导
D.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