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1998

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届满不消灭实体权利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

  • B

    债权人起诉后,如果债务人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法院在确认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应驳回其诉讼请求,即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 C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 D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事人不可以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

  • B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 C

    当事人未按照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却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D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2018年8月9日晚,甲被人袭击打成轻伤。经访查,甲于2018年10月30日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是乙将其打伤的。甲如果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法定期间的最后日期为()。

  • A

    2021年8月9日

  • B

    2021年10月30日

  • C

    2020年8月9日

  • D

    2020年10月30日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向乙借款5万元,甲向乙出具借条,约定1个月之内归还,乙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借条出具之日起计算

  • B

    甲向银行借款100万元,乙提供价值8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银行实现对乙的抵押权后,会导致剩余的2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 C

    甲向乙借款10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因车祸不幸去世,尚未确定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该事项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 D

    甲向乙借款15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通过快递向甲寄送催款书,快递签收单上仅有甲的配偶签名,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下列各项中,属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的是(   ) 。

  • A

    由于老张的工作表现出色,所以公司年终奖励给了他一台彩电

  • B

    老张对小王说,等老张的儿子结婚时,老张租给小王的房子要收回

  • C

    老张和某银行签订房屋抵押合同,双方约定将抵押物的登记作为抵押权设立的条件

  • D

    小张对他的父母许诺,在他父母60岁那年他一定会结婚

张某的单位今年新盖一批房屋,张某估计自己可以分到一套两居室。于是张某先按照房屋面积买了一些地毯,拟铺在新居中。但最后张某未能分到该两居室,则张某购买地毯的行为()。

  • A

    是无效行为,因为张某购买地毯的动机没有实现,其意思表示不真实

  • B

    是可撤销行为,因为张某购买地毯的目的存在重大误解

  • C

    是无效行为,因为该行为虽有误解但意义不是重大的

  • D

    是有效行为,因为该行为的效力与单位分房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

  • A

    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 B

    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 C

    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 D

    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 B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C

    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

  • D

    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1993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12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赵某要求钱某赔偿的诉讼时效届满日应为()。

  • A

    1995年2月8日

  • B

    2013年2月8日

  • C

    2013年10月31日

  • D

    2014年10月31日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

  • 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 B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C

    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

  • D

    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