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筛选结果 共找出1716

甲为要回30万元赌债,将乙扣押,但2天后乙仍无还款意思。甲等5人将乙押到一处山崖上,对乙说:“3天内让你家人送钱来,如今天不答应,就摔死你。”乙勉强说只有能力还5万元。甲刚说完“一分都不能少”,乙便跳崖。众人慌忙下山找乙,发现乙已坠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属于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

B

属于抢劫致人死亡

C

属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

D

成立非法拘禁,但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

郑某等人多次预谋通过爆炸抢劫银行运钞车。为方便跟踪运钞车,郑某等人于2012年4月6日杀害一车主,将其面包车开走(事实一)。后郑某等人制作了爆炸装置,并多次开面包车跟踪某银行运钞车,了解运钞车到某储蓄所收款的情况。郑某等人摸清运钞车情况后,于同年6月8日将面包车推下山崖(事实二)。同年6月11日,郑某等人将放有爆炸装置的自行车停于储蓄所门前。当运钞车停在该所门前押款人员下车提押款时(当时附近没有行人),郑某遥控引爆爆炸装置,致2人死亡4人重伤(均为运钞人员),运钞车中的230万元人民币被劫走(事实三)。

关于事实一(假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抢劫致人死亡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杀害他人后立即劫取财物的情形

B

如认为抢劫致人死亡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则对事实一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如否认死者占有,则成立侵占罪),实行并罚

C

事实一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

D

事实一虽是为抢劫运钞车服务的,但依然成立独立的犯罪,应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

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征得17周岁的夏某同意,摘其一个肾脏后卖给他人,所获3万元全部交给夏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B

乙将自己1岁的女儿出卖,获利6万元用于赌博。对乙出卖女儿的行为,应以遗弃罪追究刑事责任

C

丙为索债将吴某绑于地下室。吴某挣脱后,驾车离开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丙的行为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

D

丁和朋友为寻求刺激,在大街上追逐、拦截两位女生。丁的行为构成强制侮辱罪

不计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侵占罪?

A

甲是个体干洗店老板,洗衣时发现衣袋内有钱,将钱藏匿

B

乙受公司委托外出收取货款,隐匿收取的部分货款

C

丙下飞机时发现乘客钱包掉在座位底下,捡起钱包离去

D

丁是宾馆前台服务员,客人将礼品存于前台让朋友自取。丁见久无人取,私吞礼品

甲公司竖立的广告牌被路边树枝遮挡,甲公司在未取得采伐许可的情况下,将遮挡广告牌的部分树枝砍掉,所砍树枝共计6立方米。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盗伐林木包括砍伐树枝,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B

盗伐林木罪是行为犯,不以破坏林木资源为要件,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C

甲公司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成立滥伐林木罪

D

不能以盗伐林木罪判处甲公司罚金

乙驾车带甲去海边游玩。到达后,乙欲游泳。甲骗乙说:“我在车里休息,把车钥匙给我。”趁乙游泳,甲将该车开往外地卖给他人。甲构成何罪?

A

侵占罪

B

盗窃罪

C

诈骗罪

D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竞合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B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D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推定为有市场支配地位

某县政府规定:施工现场不得搅拌混凝土,只能使用预拌的商品混凝土。2012年,县建材协会组织协调县内6家生产企业达成协议,各自按划分的区域销售商品混凝土。因货少价高,一些施工单位要求县工商局处理这些企业的垄断行为。根据《反垄断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县政府的规定属于行政垄断行为

B

县建材协会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C

县工商局有权对6家企业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D

被调查企业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该机构可决定终止调查

甲公司拥有“飞鸿”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酱油等食用调料。乙公司成立在后,特意将“飞鸿”登记为企业字号,并在广告、企业厂牌、商品上突出使用。乙公司使用违法添加剂生产酱油被媒体曝光后,甲公司的市场声誉和产品销量受到严重影响。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B

乙公司将“飞鸿”登记为企业字号并突出使用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C

甲公司因调查乙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应由乙公司赔偿

D

甲公司应允许乙公司在不变更企业名称的情况下以其他商标生产销售合格的酱油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

甲灯具厂捏造乙灯具厂偷工减料的事实,私下告诉乙厂的几家重要客户

B

甲公司发布高薪招聘广告,乙公司数名高管集体辞职前往应聘,甲公司予以聘用

C

甲电器厂产品具有严重瑕疵,媒体误报道为乙电器厂产品,甲厂未主动澄清

D

甲厂使用与乙厂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和装潢,消费者经仔细辨别方可区别二者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