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结果 共找出2867

(2015广西)一位外语教师在教cook(公鸡)一词时。班上有一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顿时,全班一片哗然,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勤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方式。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此材料表现出该教师善于()。

  • A

    因势利导

  • B

    与时俱进

  • C

    自我反思

  • D

    随机应变

(2014四川宜宾)德育过程是()的过程。

  • A

    培养知情意行

  • B

    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

  • C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

  • D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2014广西)某初中曾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各持一张IC电话卡,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同学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每人却是一肚子的感慨。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被扯断了,太缺德了!简直丢人!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要有公德意识。”“生活告诉我们要讲公德。”根据德育过程的相关理论,这次德育活动说明()。

  • A

    学生的道德认识要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

  • B

    学生的道德养成需要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

  • C

    学校德育应当走向生活化,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

  • D

    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2015河南三门峡)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A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 B

    不同个体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 C

    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 D

    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014广西)学生本质属性的内涵包括()。

  • A

    学生具有思想与情感

  • B

    学生具有与成人相同的身心特点

  • C

    学生有获得教育与关爱的需要

  • D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015广西)新学期开学,班主任汤老师发现班上男生头发很长,汤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能让他们自觉把头发剪短。中午,汤老师特意去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班会课,汤老师问:“同学们发现班上有哪些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说出老师理发了,汤老师又问:“我很想知道你们觉得老师理发后怎样?”于是汤老师听到一片赞扬声,最后,汤老师说:“感谢同学们诚心诚意的夸奖!”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第二天,汤老师欣喜地发现那几个长发男生的头发变短了。依据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此材料表明汤老师()。

  • A

    运用了榜样示范法,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

  • B

    运用了说服教育法,对学生进行反复劝导

  • C

    贯彻了集体教育的原则,注意到集体教育的作用

  • D

    运用了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2016山东)红星小学的李老师在五三班讲授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他选出六位同学,其中一名同学戴上红帽子,在讲台上做萝卜蹲的游戏,让台下同学记下戴帽子的同学在10轮游戏中下蹲的次数,并引入数列排列的学习内容。这一教学活动所体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 A

    直观性原则

  • B

    巩固性原则

  • C

    启发性原则

  •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015广西)现在许多学校很重视校本培训,有针对性地请专家进校指导、送教师外出进修、安排网络学习等,同时组织开展教师的娱乐活动。健全的培训机制、教师休闲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 A

    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B

    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

  • C

    人的学习与工作、娱乐密切相关

  • D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014广西)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 A

    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 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C

    建立学习型社会

  •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015广东广州)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好课是学生喜欢、质量不错、负担不重的课。在观课中可以从()等方观察。

  • A

    课堂的整体氛围

  • B

    学生的情绪

  • C

    时间的投入与产出

  • D

    课堂的节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