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筛选结果 共找出1716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

《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B

《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C

《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D

《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A

“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B

“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C

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

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乃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泳。泳使呼出,厚加赏方,问所知之由,并令鞫其事,盖尝害夫,亦用此谋。发棺视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妇俱刑于市。关于本案,张泳运用了下列哪一断案方法?

A

《春秋》决狱

B

“听讼”、“断狱”

C

“据状断之”

D

九卿会审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B

《北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C

《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仅含刑事内容的法典

D

《大明会典》以《元典章》为渊源,为《大清会典》所承继

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对因促销活动产生的纠纷,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刘女士在该商场购买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购物券。刘女士持券买鞋时,被告知鞋类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销活动,必须现金购买。刘女士遂找商场理论,协商未果便将商场告上法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认识是正确的?

A

从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是一种学理解释权的宣称

B

本案的争议表明,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

C

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等同于对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释权

D

商场的做法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弃的戏言连夜回娘家,路遇年轻后生崔宁并与之结伴同行。当夜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遂将二人作为凶手捉拿送官。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后被处斩。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

B

邻居运用设证推理方法断定崔宁为凶手

C

“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

D

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符合证成标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中规定:“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效力低于《刑法》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就《刑法》作法律解释

C

对法律条文进行了限制解释

D

是学理解释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基层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试点“小额速裁”,对法律关系单一、事实清楚、争议标的额不足1万元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度。关于该审判方式改革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节约司法成本

B

促进司法民主

C

提高司法效率

D

推行司法公开

2011年7月5日,某公司高经理与员工在饭店喝酒聚餐后表示:别开车了,“酒驾”已入刑,咱把车推回去。随后,高经理在车内掌控方向盘,其他人推车缓行。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如机动车未发动,只操纵方向盘,由人力或其他车辆牵引,不属于酒后驾车。但交警部门指出,路上推车既会造成后方车辆行驶障碍,也会构成对推车人的安全威胁,建议酒后将车置于安全地点,或找人代驾。鉴于我国对“酒后代驾”缺乏明确规定,高经理起草了一份《酒后代驾服务规则》,包括总则、代驾人、被代驾人、权利与义务、代为驾驶服务合同、法律责任等共六章二十一条邮寄给国家立法机关。关于高经理起草的《酒后代驾服务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民法商法规则

B

是立法议案

C

是法的正式渊源

D

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关于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

公布后的所有法律、法规均以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

C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可采取“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

D

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