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筛选结果 共找出68

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案例:××市依据国务院1996年颁布的《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19条“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对利用贷款或者集资建设的大型桥梁、隧道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过往车辆(军用车除外)收取通行费,用于偿还贷款或者集资款”的规定,于2002年7月1日零时起,对其主城区7座跨江大桥实行收费年票制,其中由该市路桥公司管理的3座桥中的一老桥是政府税收拨款于1966年修建的。该市确定的主城8区路桥年票价格以轿车为例,一年2000元,不买不能年审。针对该市路桥年票制的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人认为方案中的年票价格过高,市民认可的年票价格以轿车为例,应该在1000~1300元。一些人指出,比本市消费水平高得多的广州,路桥年票制中轿车收费不过980元。该市消费者协会的一负责人也说,市消协的一辆车以往一年的路桥费只花了500元,消协的车走动得算频繁的了。该政策出台的另一个反响是,该市一天比一天堵,就连江北的房价在政策出台后一周每平方米平均上涨了80元。根据本案例,试回答下列问题:(1)公共政策评估中的事实标准有哪些?(2)用事实标准来评价该市的年票政策。

评估计划的设计所涉及的工作有哪些?

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

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

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

砍树与保树之争以前,南京人有一种别的城市没有的骄傲,那就是南京的大树。1928年,在孙中山灵枢经过的码头都种上了从苏州、杭州精选的英国梧桐和雪松。几十年过后,东郊大树冲天20米,一到夏天,便形成壮观的绿色隧道。但是随着南京汽车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原来显得非常宽阔的民国大道不够用了。1993年先将中山南路的四排大树砍成两排,使得快车道向自行车道与人行道扩张。1994年中央路与中山北路的日排大树也被砍掉两排,快车道得以抢占人行道增宽至六车道。为了沪宁高速公路从中山门进城,南京东郊被迫砍去了城门口的大树,从中山东路至中山陵的百年绿树陵道被硬生生中断。至此,南京1万多棵大树被砍去了3000多棵。绿色隧道大多消失了。在20世纪90年代南京绿化条例出台前,各区自行砍树是常事,而且是大面积的,除了1928年栽的那些民国大树,其余各树只要挡住大厦就可能死于非命。2000年9月,玄武湖边20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被私自砍去,理由是影响顾客看湖的视线,实则是挡了“太阳官”的视线。第一次让玄武湖封闭的环绿带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在砍树问题上,南京的官员与学者、老百姓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街道绿色一片片消失的时候,一些百姓在太平南路打起了横幅,反对砍树。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对着一棵棵倒下去的老树暗暗落泪。而几乎每一次砍树都有众多学者反对,当民国大树最多最阔的中山东路要砍树时,学者们终于忍不住了,联名上书建设部。建设部派专员调查,对有关领导点名批评。最后,市政府与学者达成妥协,原定砍四排的树砍两排,约20O棵大树留了下来。修筑沪宁高速公路时,政府与专家有不同看法。当时绝大多数专家反对将沪宁高速公路直接引到中山门,环城公路的功能正是将高速公路的车流从环线上分流与截流掉,避免车的洪流直冲市中心。而一些市领导的意见却是“上海人穿了皮鞋进来,我们不能让他们换草鞋进城”,结果沪宁高速路快速干道从中山门沿中山东路直冲市中心新街口,每天增加2万~4万辆车,又不得不扩路,从而导致中山陵陵道与中山东路的大树被砍。1999年7月27日,有市民向东南大学建筑系黄维康教授等举报有人在瞻园路上砍树,这些老树共17棵,位于太平天国府,与历史景观交相辉映,为了扩成29米的大道,不得不砍。教授们据理力争。但7月28日晚,教授们被市规划局一位副局长告知:“我这个树是砍定了,南京树多得很。”一位市领导提出,南京道路宽窄不一,一定要“统一规格”。大路一定要40米以上,小路20米以上,凡是妨碍路的树就要砍掉。眼看大树不存,专家们坐不住了。黄维康等八住教授连夜行动,向《人民日报·华东版》记者发表签名书。几乎在同时,已有几棵大树被砍倒。紧急关头,8月2日《人民日报·华东版》登出《这些老树不该砍》的文章。第二天,周学柏副市长批示“保留老树,至于影响到拓宽道路的宽窄问题,留待后人解决”。大树终于留下了。结合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回答:(1)为什么要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